(晋江经济,2008年7月22日报道 )12岁,他身无分文,只身一人坐船到菲律宾投靠父亲;80岁,他腰缠万贯,携子女归来,为他在家乡建造的第一座SM广场开业剪彩。
对于他的成功,已不是秘密,且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海外媒体曾戏称他是一只“老狐狸”,不但没有贬义,还颇含佩服之意。因为,对于购物中心的投资,他从未犯过错,一次也没有。因此,他被誉为菲律宾的“百货大王”。《福布斯》近期公布的菲律宾40名富豪名单中,他位列前三;同时,他也是世界500强富豪之一。
他是咱们晋江人,菲律宾SM集团的掌舵人———施至成先生。
“父亲的名字正如他的品行,要做的事,一定要做成功。”4月初,菲律宾,大雅台,推着轮椅上的父亲,施至成的大女儿施蒂丝向我们说起父亲成功背后的为人、为商之道。
在人来人往的宴会厅,施至成鲜有言语。或许是累了,但他始终保持着慈祥的笑容。“回到家乡,他就会变得特爱讲话。” 施蒂丝笑着对我们这群从家乡来的客人说。
镜头一:“晋江SM广场是我施至成的祖厝”
时间:2005年11月26日
地点:晋江SM广场
事件:施至成携子女回到故乡为SM开业剪彩
黑色西装,蓝色格子领带,在众人簇拥下,已是80岁高龄的施至成漫步在SM广场内。
“13年了!”施至成心里感叹,不由地环视周围。等了这么久,这座凝聚他满腔乡情的SM终于开业了。
晋江SM广场是他在中国投资的第一个项目。他为何首选晋江?又为何在1992年项目引进后等了13年才开业?这其中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施至成,1925年出生在晋江龙湖洪溪村。12岁那年,他独自一人坐船到菲律宾投靠做小本生意的父亲。初到菲律宾,看着父亲辛苦经营“菜仔店”(食杂铺)维持家庭生计,他暗暗地对自己说,要帮帮父亲。当时,不懂菲语和英语的他,只好边读书边工作。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父亲的小店被日本人烧毁,货物也被抢夺,一家人陷入困境。无奈之下,父亲选择了回国,而施至成则毅然选择继续待在菲律宾。
就这样,他一边为生计奔波,一边继续着他未完成的学业。
22岁,大学毕业后,他开始涉足商界,将眼光转向了鞋业贸易。为了货源,其足迹遍布了欧美。
在美国停留期间,他渐渐被美国集商场、饮食、旅游为一体的零售业所吸引。1958年,他终于拥有了第一家像样的百货公司。从此,他的事业进入了高速扩展时期。
1956年,眼光长远的施至成预感到,随着社会逐渐开放,零售业将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他果断地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购置了大量土地,建起了一个又一个鞋庄商城,他的企业也从单纯的零售逐渐转向了房地产开发和购物中心的经营管理。
“我将美国模式带到菲律宾,改良创新,还新增了电影院、滑冰场等娱乐场所。在这里,周末你可以吃住玩一起,待两天再欢喜地回家。这就是我们商场的不同之处。”施至成得意之处在于SM的人性化理念。多年后,凭着对商业运作的独到见解,他在这个完全陌生的国度里,拥有了自己的商业王国,成为叱咤东南亚的百货大王、金融巨子,他创办的SM集团占据了菲律宾零售业的半壁江山。
当菲律宾乃至东南亚越来越多的人见识施至成独到的商业眼光时,1992年,他毅然决定在晋江这个县级市投资建造中国第一座SM广场,此举当时却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
“大家都反对我,差不多100%反对,但我很坚持。我可以到中国任何发达的省份去做,但来这里做,完全是为了家乡。”回忆当时的“冲动”时,他无疑饱含着对家乡的热爱。
1992年,在一片质疑声中,施至成在晋江罗山福埔这块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出巨资兴建了建筑面积17.6万平方米的SM广场。没想到,建成后因投资政策等原因未能如期开业,而这一等就是10多年。
其间,他的孩子曾劝他将晋江SM广场转卖,都被他拒绝了。因为在他心中,晋江SM广场便是他认祖归根的“祖厝”。
2005年11月26日,承载着施至成家乡情结的晋江SM广场开业了。
有着先前厦门思明区乌石浦SM广场的成功先例,施至成相信他的晋江SM将带动家乡地产以及商业氛围,成为晋江最热闹、最火暴的商圈之一。
“这得用很多的心神去投资和创造,不是现成的,也不简单,一切都很艰苦。”施至成感叹之余还希望能到祖国每个省、每个城市都去做SM。
“在他的人生中,建了很多SM,但他最在意的只有两个,一个是菲律宾最大购物中心———亚洲商城,另外一个是家乡晋江的SM。”施至成多年的挚友施连省先生告诉记者,他每年要去菲律宾好多次,每次,施至成必问他两个问题:“家乡的SM进展如何?”、“你看我这个亚洲商城怎样?”
“亚洲商城是他毕生最大的愿望,晋江的SM则是他作为一个游子对家乡最真挚的守望。这10多年来,他始终不放弃、不抛弃。”施连省感动地说。在正式开业之前的十多年里,从1999年到2008年,晋江SM广场举办了十届的中国国际鞋业博览会。晋江市后来被命名为“中国鞋都”,其中得力于SM城市广场历年来的国际鞋展。如今,施至成还在SM广场后面另外盖了约15000平方米的场所,将继续为家乡建设和发展提供方便。
镜头二:“回到家乡,父亲就会变得很爱说话”
时间:2008年4月2日
地点:菲律宾大雅台
事件:第四届香港文汇报国际合作研讨会
研讨会上,当得知由于身体不适,施至成只能保持每小时30多公里速度的车速,用了3个小时才从马尼拉赶到大雅台时,与会人员无不感激地鼓掌致敬。
这是记者第二次见过施至成先生。坐在轮椅上,他在大女儿施蒂丝的帮助下进了会场。虽然鲜有言语,但他始终保持着慈祥的面容。面对大家依次与他合影的要求,他从不拒绝。
“今天,父亲有点累了,所以不想讲话。但我保证,他一回到家乡,即使再累,也会变得特爱讲话。”施蒂丝笑着对我们这群从家乡来的客人说道。
的确,施至成对家乡的情结之浓,不只在于那座SM广场。
早在1975年,他就独资捐建了家乡火力发电全部设备,供全村用电照明,结束了家乡人用煤油灯照明的历史。
1980年,他再次独立架设水泥电杆、电路、变压全套水电设备。
1989年,他第三次捐资扩大水力发电增容50千伏变压器,为全村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
1991年,他捐资200万元兴建苏坑至石厦普济桥水泥路,随后又捐资100多万建设“德成道路”水泥路、凉亭、钞溪大桥等。
1993年,他又为晋江机场建设捐资了300万元。
同时,他对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倍加关注和支持。洪溪村强民小学便是他的爱心集结。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他仅为家乡建设捐资就达1000多万元,其中强民小学600万元。
施至成的两女四子都是在菲律宾长大的,但他们和父亲一样,对家乡的感情很深。
“施先生现在有内外孙18个,每一个都会讲闽南话。”施连省介绍,施至成要求其后代都会讲闽南话,这已成了家训,而这家训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后代永远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来。
时过境迁。上个世纪50年代,施至成在洪溪村建造的红砖楼已淡去了颜色,但每次回到家乡他都尽量安排出时间回来看看,一个人,或者一家子……
风云商界几十年,施至成赢得了“百货大王”的美誉。他热爱家乡,爱得那么深沉。他富有而不张扬,从他身上,我们感觉到的,不是商场上叱咤风云的霸气,也不是福布斯富豪的骄傲,而是一位睿智长者的慈爱。
施至成(前)和子女的合影上了某知名杂志
2008年4月2日施至成为本报题词。
菲律宾马尼拉SM商场一角